文种把“嗜种、夏苗、秋聚、冬蓄”四件事,当作关心百姓生死、国家存亡的大事情来对待,每天都忙碌不休。他常常说:“治理国家,必须把好这‘四死’、‘四生’的关。春天不下种,一死;夏天不催苗,二死;秋天没放处,三死;冬藏不积蓄,四死;反之就是‘四生’。”但是,他的做法却很别致,夏天商人贩葛布,他却收皮货;冬天商人贩皮货,他却反收葛布。有一天,范蠡问他为什么这样做,文种回答说:
“我不能和商人那样,贪图眼前的小利益,必须以有待无,有备无患。儿歌临渴掘井,逢河早穿,哪来得及?”
在掌握皮货的收购和出售上,他也是这样,反其道而行之,哪种货物涨价,商人视为珠玉,不肯卖;他却视为粪土,大量抛售;哪种货物落价,商人们把它看成是粪土,不肯收,他却又珍同如珠玉。大量收购。范蠡问他这是什么道理?他说:
“任何货物,贵到极点,一定会落价。因为它贵,做的人多了,存的人也多,这货物就会多余起来,多余则贱。相反也一样,贱到极点,做的人少了,存的也少,这货物就会不足,不足则贵。这就是‘贵上极反贱,贱下极反贵’。因此,我的对策是‘喷,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这样整个国家的物质生产和供给才会平衡,不然,物贵大家赶着生产,其他生产就会荒废,于国家民生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