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既是教育发展的方向,又是老解放区的教育经验。1958年的教育方针特别强化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强调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让学生学习生产技术知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1958年,陆定一在《红旗》杂志第7期发表了题为《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长文,全面阐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意义。同年,共青团中央做出了《关于在学生中提倡勤工俭学的决定》,教育部发出了《关于大力支持团中央“关于在学生中提倡勤工俭学的决定”的通知》,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都积极支持和帮助共青团执行这个决定,认为实行半工半读、勤工俭学是使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大举措之一。在这种形势下,各级各类学校组织了勤工俭学和大规模的下乡下工厂运动。当时我国之所以强化劳动教育,是因为劳动教育是实施德育的一个途径。①
(二)对“母爱教育”的讨论
1963年5月,《江苏教育》发表了题为《育苗人》的文章,介绍了南京师范学院附小斯霞老师精心培养学生的事迹,并强调:教师要以“童心”爱“童心”,儿童“不但需要老师的爱,还需要母爱”,“教师要像一个辛勤的园丁”给我们的幼苗带来温暖的阳光、甘甜的雨露。同年5月30日,《人民日报》也刊发了题为《斯霞和孩子》的文章,介绍斯霞老师关爱学生的事迹,赞扬她“比一个普通的母亲更懂得怎样去爱孩子”。但这种宣传很快遭到批判。一些人认为“母爱教育”是在宣传超阶级的情调,抹杀了教育的阶级性,掩盖了无产阶级的革命观点,是教育上两种思想斗争的反映,要求展开讨论。在当时的气候下,《人民教育》刊登了《我们必须和资产阶级思想划清界限》《从用“童心”爱“童心”说起》等文章,针对《育苗人》《斯霞和孩子》两篇文章中的一些观点大加批判。这随后在全国掀起了对“母爱教育”的讨论。《人民教育》收到的563份稿件中有404份是赞成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进行批判的。当然也有个别学者赞成“母爱教育”,认为:“我们说的母爱,是革命的母爱,我们说的母亲,是革命的母亲……难道不能把教师比喻成为母亲、园丁吗?”①对“母爱教育”的批判一直持续到1964年,结果造成了学校德育功能的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