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在天圣年间就知道了范仲淹这个人。当时,范仲淹刚到京城,任秘阁校理,他大胆上书给垂帘听政的刘太后,认为皇帝以九五之尊不应率百官在太后寿辰时向其行跪拜之礼,应由宰相来代替。当时朝中大臣都知道皇帝上寿行礼是非常不妥当的,但惧怕刘太后的权势,没人敢说出来。
同一年,范仲淹又上书太后,请求还政于仁宗。刘太后当然不予理睬,范仲淹便愤然请求外放。范仲淹的这些刚烈行为给年轻的仁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范仲淹小时身世不幸,两岁时父亲就死了,母亲改嫁他人。范仲淹少年就胸怀大志。据说他曾经在一座庙里向神询问:“我将来能不能当宰相?”神说不能。范仲淹便接着道:“不能当宰相,那我能不能做一个治病救人的好医生呢?”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却充分说明了范仲淹从小就怀有济世救人的理想。范仲淹小时家里条件不好,学习条件非常艰苦,常人不堪承受,但他依然刻苦攻读。根据范仲淹自己后来的回忆,当他和一位姓刘的同学在长白山读书时,每天煮两升粟米粥,等它冷了凝固之后切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把蔬菜切碎,加上半杯醋、一点盐,烧熟了当菜吃。这样的生活一过就是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