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29 2007—2016年劳动力市场流动性指数
从理论上讲,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流动主要源于生产特征、禀赋差异以及市场内部竞争机制等自然因素,劳动者流动与价格和供需有直接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不同部门间分工特征造成的生产效率差异以及由此引致下的劳动者生产能力的差异。由于部门所处产业链层级不同,对劳动者技能水平需求不同,显然,处于产业链低端的行业吸纳更多低技能劳动者,处于产业链高端的行业更多吸纳高技能劳动者,于是流动效应产生(彭国华,2015)[65]。市场规律定价情况下,高技能劳动者收入高于低技能劳动者,最终体现为部门间工资差异。(2)不同地区市场内企业是否拥有生产要素及生产要素的质量。如果不同地区在禀赋资源方面存在差异,其所在地市场内企业拥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是参差不齐的,这就会导致生产效率差异,最终体现在区域劳动者流动及就业质量上。(3)市场规律作用下,企业间竞争—垄断—打破垄断的竞争,这一循环过程导致暂时性的利润差,并由此间接引发劳动者收入差异。这些自然因素导致的收入差异在短期内客观存在,市场“自处理”机制下的流动效应可以实现长期差异处在合理区间,并保持平衡与动态稳定。纵观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变化,除了以上因素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导致劳动力流动。比如不同地区所采取的收入分配政策不同,收入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区域内不同行业、所有制企业以及城乡差异,有差异就会有流动。总之,跨省流动与省域间经济差异高度相关,呈现经济发达地区劳动者流入、经济落后地区劳动者流出的特征。探讨人口区域流动特征有助于分析劳动力市场均衡性水平,人口代表了劳动力市场规模,人口在空间的流动和分布的地域就是最珍贵的资源。[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