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书报的流行,自然导引了革命思想的流播和革命观念的深入人心。如时人所谓:“革命之说,非自今日始。然从前持此议者,仅三数人而已,近则其数渐多,血气未定膂力方刚之少年,辄易为所惑。又从前持此议者,仅自与其徒党议之于私室而已,近乃明目张胆于稠人广众之中,公言不讳,并登诸报章,以期千人之共见。是则主革命者,必以其说为不可易矣。”革命思潮的高涨,自是革命党人的革命宣传之功。
在革命书报大量涌现、革命思想广泛传播的同时,革命宣传人才辈出,革命宣传队伍不断壮大。其中如章太炎、邹容、陈天华、章士钊、杨毓麟、秦力山、蔡元培、吴稚晖、陈独秀、金天翮、邓实、刘师培、赵声等人,都是颇有影响的人物,而尤以章太炎、邹容、陈天华的贡献最大。
二 章太炎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章太炎(1869-1936),初名学乘,后改名炳麟,字枚叔(又作梅叔),因仰慕顾炎武而又改名为绛,别号太炎,浙江余杭人。章太炎出身书香世家,从小接受外祖父海盐朱有虔的汉学启蒙教育,“课读四年,稍知经训”。随后章太炎又从父亲章濬和伯兄章篯继续研治汉学,读顾炎武《音学五书》、王引之《经义述闻》、郝懿行《尔雅义疏》等书,确立“一意治经,文必法古”的治学路径。1890年,章太炎就学于汉学重镇杭州诂经精舍,从学晚清经学大师俞樾。在此后7年的时间里,章太炎在诂经精舍受到非常系统规范的汉学训练,成为清末著名的古文经学家。当时章太炎本可以纯粹的学问家名世,但事实上他并不甘于埋首书斋、皓首穷经,而始终没有忘怀现实政治。鲁迅先生称章太炎为“有学问的革命家”,认为他的业绩“留在革命史上的,实在比在学术史上还要大”。这可谓是对辛亥时期章太炎的确切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