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聪明人想出了各种让人发笑的办法,分“技巧派”和“心理派”。
“技巧派”主张用技巧使人发笑,有缘有故可以笑,无缘无故也可以笑。比如一九四六年在上海的诗人节上,郭沫若上台发表演说,开口时没有说话,却像“天真的孩子似的狂笑不止”,“竟笑得前俯后仰,放浪形骸”,他的笑姿带动大家一齐开怀畅笑,连笑三次,每次足有五六分钟,于是传为佳话。这是感染别人和为别人感染而笑,不放过任何笑的机会。但要分场合,分面对什么人,不要闹误会,别让人觉得你有病或发疯。
因此,“技巧派”还给人们出了个能笑得安全的主意:平时多照镜子,镜子仁慈,允许所有的人都对自己有美好的评价,所以照镜子会引起自己发笑。还可以把各种人物大笑的画片收集起来经常欣赏,也会令你发笑。至于多听相声、多看喜剧节目,那是谁都知道的。
“心理派”的主张就比较复杂了。大笑是全人格的展现,人们要想笑就必须开启欢喜无量的心。没有自信就没有笑,人们要想笑就须对自己和生活充满信心。常笑者幸福,人们生活得幸福轻松,自然会笑。也正因为人类有痛苦,才又发明了笑。人在动物界是唯一具备笑的机能的动物,不充分的笑实在是辜负了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