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长到底应该给予孩子爱和自由,还是给予管理和教育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
在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挫折教育是一个被误会很深的话题。
第一,人不需要刻意经历挫折,因为人一直都在体验挫折感。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曾讲过一个故事。她说:“我孩子这一代,我父亲对他也是说话特别重,有一次我在家,我父亲突然大吼,我说孩子那么小,你别把他吓着。我父亲当时就说,‘他经过这样的事情,今后走上社会,就没有人能吓着他。’”她还说:“我们有一个概念叫‘脱敏’,对某一类不好的东西慢慢去适应,而不是一下就接触。现在关键是什么呢?前边没急过,现在急,这时间点不对,而且没脱敏。”
从李玫瑾教授讲的故事中,她的父亲对她的孩子大吼,就是想帮助孩子“脱敏”,而这样做的好处是:“今后走上社会,就没有人能吓着他。”这个说法,和提倡要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观点异曲同工,它们的共同原理都是:孩子要多经历家里的“挫折”,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