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齐物论》:“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辨。”
此处之论,谓理;议,谓谊;辨,谓比。犹云六合外事,圣人存而不疏通之;六合内事,圣人疏通而不是非之,春秋有是非矣,而不党其词,以成偏言。这些都不是指文体之名而言。然此处虽非指文体,此若干名之源也许是诡诗变为韵文者。《九辩》之文还存在,而以辩名之文,尚有存名者。至于论之称,在战国中期,田骈作《十二论》,今其《齐物》一篇犹在《庄子》(考后详)。在战国晚年,荀卿、吕不韦皆著论(见《史记》)。然此是后起之义,《论语》以论名,皆语之提要钩玄处。又《晋书·束皙传》:“太康二年……盗发魏……安釐王冢,得竹书数十车。……《论语·师春》一篇,《书》《左传》诸卜筮。师春,似是造书者姓名也。”《左传》诸卜筮本是流行于晋之周易,师为官,春为名,当即传书之人。《左传》卜筮皆韵文诡诗,或者这是论之最早用处吗?议一字见于《诗经》者,“或出入风议”,应是谓出入歌咏,如此方对下文“靡事不为”。又郑语:“姜,伯夷之后也。嬴,伯翳之后也。伯翳能礼子神,以佐尧者也。伯翳能议百物,以佐舜者也。”韦昭解:“百物草木鸟兽,议使各得其宜。”此真不通之解。上举伯夷能礼,下句当谓伯翳能乐,作诡诗以形容百物,而陈义理,如今见《荀子·赋篇》等。约上文言,春秋时诡诗之名,入战国而成散文之体。我现在假诡如此,材料尚不足,妄写下待后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