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即使情感意义是“善”[3]这个术语占主导地位的意义,它仍然可以用某种方式帮助我们获得知识。如果史密斯太太告诉她的女儿:琼斯是一个“好裁缝”,那么根据对史密斯太太过去的认识,我们能够合理地断定琼斯一定具有丰富的缝纫经验。但如果一个缺乏文化素养的人说某出戏剧“好”,我们则有理由相信:我们那些文化素养较高的朋友们不会喜欢这个戏剧。如果人们称赞约翰逊是一个“好侃友”,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他很少使人们讨厌。这也同样适用于具有特殊“道德”气息的语境。一个受人尊敬的朋友告诉我们:布朗是一个“好”心人,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说:布朗尽量为别人着想和帮助他人。一个教士告诉我们:玛丽是“一个多么好的姑娘”,凭这一点我们就能确信,玛丽是一个贞洁、善良和虔诚的人。
那么,“X是善的”,这句话实际上意指(部分和偶然地)它引导我们得出的结论,还是不过仅仅在提示着[8]这种结论呢?也许它只是提示这种结论,因为推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着我们关于说话者心理习惯的知识。我们对琼斯的信念依赖于我们对史密斯太太过去的了解;我们对玛丽的信念依赖于我们对于该教士为人情况的了解。但这并不是答案。问题不在于我们是否应用自己关于说者心理的知识,而在于我们如何应用这种知识。假定每一个说者都在多少不同的意义上使用“善(好)”这个术语,那么我们还能确定它是在什么意义上被使用的吗?而且在这样做了以后。仅根据对所说的“善(好)”含义的分析,我们就一定能得出相应的结论(不管是关于财富还是纯洁)吗?或者,如果我们假定“善(好)”的描述意义只是指说者的赞许,并运用我们关于他心理特征的知识,就能确定他常常会赞许哪一类事情吗?简言之,我们利用自己关于说者的特殊知识,是在决定说者语词的意义之前,还是在此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