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尼采的教师观来看,他对于两位精神导师的背叛,恰恰证明了这两位导师的教育成功。在尼采看来,一个伟大的教师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能够也只能培养出一个背叛他的学生。他主张在两个主体和两个自我之间建立师生关系,开展教育活动和过程。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保持自我,不能因渴望热爱学生、献身教育,而成为教育的附属,成为学生的奴仆,从而丧失自己的自我以及人格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同样,学生也要在教育过程中保持自我,不能因崇拜教师、依赖教师,而成长在教师的羽翼下,生活在教师的背影中,从而丧失自己的自我和独立性。
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讲,尼采对于叔本华和瓦格纳神圣否定,既成就了叔本华和瓦格纳的教师伟业,也为尼采发现自己、破茧成蝶,实现精神的第三次飞跃奠定了基础。
(三)创造时代尼采
1883年至1889年是尼采精神发展的否定之否定阶段,在这一时期,他的精神由狮子跃升为孩子,由神圣的否定阶段转变为神圣的肯定阶段。精神的神圣肯定阶段也就是尼采的创造时代。这一时期的尼采极为多产,尤其是在他1889年1月精神崩溃的前两年,尼采进入了一个创作的高峰期,使得他的思想臻至成熟,独创了自己的哲学体系。这一时期,尼采的主要作品有:《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1883-1885)、《善恶之彼岸》(1886)、《论道德的谱系》(1887)、《瓦格纳事件》(1888)、《敌基督》(1888)、《瞧!这个人》(1888)、《尼采驳瓦格纳》(1888)、《偶像的黄昏》(1889)和《权力意志》(1885-1889)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