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秦时期
早约在六千年前原始社会末期,我们的祖先就学会了种植谷和麦。人们学会用火在薄石板上烤食野生植物籽实的时候,就可视作面点的开端。
在商代以前,面点品种仍比较单调,在公元前21世纪问世的甲骨文中,目前尚未发现有关精细面食的文字。从出土的文物来看,殷商时代人们已能用米粉制作食品。战国时代出现祭祀性食品,如芦苇叶包制的“黍角”,用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进入西周,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较前充裕的原料(如五谷、五畜、五菜、五果、五味之类);由于手工业生产的进步,提供了制作工具(如杵臼、石磨、石碓、蒸锅、陶饼铛、青铜刀具等);再加上早期祭祀和筵宴的需要,有了一批专门从事厨务劳动的奴隶,早期面点开始在宫廷中诞生。《周礼·天官》中记载“馐笾之食,糗饵粉糍”就是对炒米粉制品的描述。根据目前的史料,西周到战国早期的面点近20种。它们的用料主要是稻米和黍米。可整粒煮,可破碎蒸,还可制成糊状烙;馅料有肉、蜜、酒和花卉,造型多系圆形,其属性介于糕与饼之间;还有的则是将饭、粥、羹、糗等主食加以精制。它的品种有“面”(爆熟磨碎的大麦)、“糜”(米粉与肉酱煮糊)、“饵”(蒸糕或蒸饼)、“(糇)粮”(行军的干粮)、“蜜饵”(加蜜的粉饼)、“酏食”(酒发酵饼)、“糁食”(米粉加肉丁制饼油煎)、“淳熬”(肉酱油浇大米饭)、“淳母”(肉酱油浇黍米饭)以及“芳糗”“糗饵”“粉粥”“糕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