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2-4“互补—创新”传播模式例证一览表
续表
第三节 莱布尼茨二进制形成中的概念变化分析
在近代中西科学文化交流史上,被称为“桥梁建筑师”的德国著名哲学家、自然科学家莱布尼茨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以莱布尼茨为“原点”的中西科学文化交流,历来是学术界经久不衰的话题。而其中,莱布尼茨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受中国古代典籍《易经》及卦图的启发而创立二进制,则是中外学者兴趣最广、争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很明显,如果承认16、17世纪中西文化广泛而深刻的交流以及这种交流给予莱布尼茨的影响,并且承认莱布尼茨在中西科学文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我们都无法排除其与二进制相关的不同思想概念(理论)之间的交互作用。为了便于问题的讨论,本节将把莱布尼茨二进制思想的形成过程置于近代中西科学文化交流所编织的概念网络系统之中,从语言、符号、逻辑、哲学等方面分析其概念的变化过程。下面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67]
一、中西科学文化交流背景下的概念传播网络
正如美国著名汉学家孟德卫(David E.Mungello)所说,到17世纪,旧大陆两端的欧洲与中国真正开始了“伟大的相遇”。对于欧洲来说,它们终于发现了一个“神奇的国度”。而且,与这之前的其他发现不同,这一时期“从一开始对中国的发现便是对文化的发现”[68]。在持续一个多世纪的“中国热”中,中国科学文化十分有效地传播到欧洲。例如,当时法国科学院和英国皇家学院纷纷派员会同耶稣会士在中国进行文化科学考察。法国皇家科学院曾向比利时传教士柏应理(P.Conplet,1623~1693)列出了有关中国的问题清单。这些问题包括中国的年代学、中国的数学、占星术、医学、植物学、天文学等,以及丝绸、棉布、陶瓷的制作方法,印刷术、罗盘的使用方法,等等。随着这些科学考察活动以及传教士们在他们著作中对中国科学文化的介绍,中国的天文历算、纪年学、医学、植物学、自然史、地理学等,纷纷传播到欧洲,进一步扩大了欧洲人对中国科学文化的了解。